中國航天科工發布了中國首個工業互聯網云平臺。
6月15日,在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(以下簡稱“航天科工”)主辦的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上,航天科工發布了工業互聯網云平臺——INDICS(Industrial intelligent cloud system),據稱該平臺是國內目前唯一提供智能制造、協同制造、云制造公共服務的云平臺。
航天科工方面稱,INDICS技術上與西門子公司的MindSphere云平臺、GE公司的Predix云平臺處于同一水平,但平臺功能和應用場景更為豐富,推廣應用的速度與成效優勢明顯。
INDICS是基于航天云網平臺應用積累打造的工業互聯網云平臺核心系統。航天科工建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航天云網于2015年6月15日上線運行。目前,該平臺注冊企業數達到近80萬戶,其中境外企業3000多戶,中小微企業占比超過90%,私營企業占比超過90%。線上協作需求發布約1000億元,協作成功約400億元。業務運行過程,嵌入云平臺企業1500余家,設備接入云平臺6000余臺。
航天科工方面稱,INDICS是全球已知嵌入企業數和接入設備數最多的云平臺。
航天科工董事長高紅衛在致辭中表示,工業互聯網是集互聯網技術、物聯網技術、云計算技術、人工智能技術、大數據采集與挖掘技術于一體的全球性工業創新載體。由于互聯網技術、物聯網技術、云計算技術、人工智能技術、大數據采集與挖掘技術各自還都處于不斷創新和高速迭代階段,所以可以說目前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成熟的工業互聯網運行平臺。因此,目前人們對于工業互聯網的理解還處于一種“盲人摸象”的狀態。
在致辭中,高紅衛歸納了幾種人們心目中的“工業互聯網”概念,包括互聯網+工業服務,工業服務+互聯網,互聯網+物聯網+工業,工業+物聯網+互聯網,把工業互聯網理解為制造業的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,把工業互聯網作為構建信息化時代制造業生態系統的載體來對待。高紅衛稱,航天云網是以第六種認識為基礎構建的。
高紅衛進一步表示,上述幾種模式都有其存在與發展的客觀基礎,談不上哪種認識更正確,哪種模式更先進、更優越,都還需要通過實踐不斷迭代、優化和檢驗。
眼下,世界范圍內工業互聯網云平臺應用已滲透到制造業研發、生產、管理、營銷、物流、服務等全部流程。
對此,高紅衛表示,我國擁有相對較完善的制造業體系,業務齊備、產業鏈完整,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階段,必須抓住工業互聯網發展的“窗口期”。
高紅衛認為,因為中國的制造業多數處于工業2.0時代,少數處于工業3.0時代,極少數分布于工業1.0和工業4.0兩端。從中國實情出發,INDICS需要具備比美國和德國工業互聯網更多的功能,必須服務于制造業的新老形態、大小規模、各種體制、各種業態的市場主體,向用戶提供全過程、全要素、全生態的服務。
高紅衛坦言,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也面臨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需要克服,比如企業要分享他人的資源,自身也要將所擁有的資源向他人開放,因此企業要完成從“重商”向“重享”(指共享)的認知與觀念大轉變。“同時,企業的信息安全、知識產權保護等等,都是需要逐一解決的‘成長的煩惱’。”高紅衛說。